一战结束后,各国筋疲力尽财政匮乏。为避免新一轮海军竞赛带来的巨大压力,1922年美国邀请英、美、日、法、意5个海军强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万通资本,签署了《限制海军军备条约》。
规定自签约之日起,各国未竣工的战列舰、战列巡洋舰全部废弃,十年内不得造新舰,并限制了主力舰总吨位和主炮口径,航母总吨位和火炮口径等,开启了长达14年的“海军假日”时代。
图片
华盛顿海军条约签约现场
条约中英、美、日三国的主力舰总吨位之比为5.25:5.25:3,这在日本引起了轩然大波。因为按“渐减迎击”计划,日本要击败美国需要达到其海军总兵力的7成才行。
但华盛顿会议上日本受到美国强力狙击,不但拆散了英日同盟,还将主力舰总吨位控制在6成左右。日本十分不满,但也无可奈何。
条约签订后“八八舰队”计划已成泡影,已下水的“长门”、“陆奥”战列舰被保留下来。“土佐”号战列舰废弃沉海,“加贺”号战列舰、“赤城”号战巡改成航母,“纪伊”“尾张”战列舰,“高雄”“爱宕”战巡停止建造,其余战舰计划取消。
图片
日本“国民明星”长门号和陆奥号
华盛顿海军条约没有规定巡洋舰总吨位,各国又在巡洋舰上展开竞争。1930年4月各国再次召开会议签订《伦敦海军条约》,对巡洋舰和辅助舰艇的总吨位加以限制。
这次日本取得了一些成功,所有辅助舰艇的总吨位对美国基本达到7成万通资本,但巡洋舰、主力舰的总吨位仍维持在6成左右。
条约约束下,日本只能保留“金刚”、“榛名”、“雾岛”、“扶桑”、“山城”、“伊势”、“日向”、“长门”、“陆奥”等8艘主力舰。另有一艘“比睿”号练习战列舰,后来又改回战列舰。此外还有各种航母、潜艇等舰队。
图片
旧日本海军的“救火队长”金刚级战列舰
为增强海军实力,日本用尽各种小聪明。例如“最上”级巡洋舰最初以轻巡洋舰名义建造,但预留了很多改进空间。条约过期后,1939年换上5座203毫米口径主炮,摇身一变成了排水量12400吨的重巡洋舰。
图片
“惊人的违约舰”最上级巡洋舰(改装前)
除了主力舰,日本还把一些给油舰、水上飞机母舰按航母结构建造。飞机升降机、着舰装置都预先留好,战时可以迅速改装成航母。
“祥凤”、“瑞凤”、“龙凤”号航母是由给油舰和潜水母舰改装来的,“千岁”、“千代田”号航母则由水上飞机母舰改造而来。
图片
条约漏洞下的改装航母
1934年日本宣布退出条约,开始疯狂扩军。开始建造大和级战列舰,翔鹤级、大凤级、云龙级等航母。到太平洋战争前夕,日本已拥有航母10艘,战列舰10艘,各种战舰254艘、总吨位达106.8万吨,成为太平洋地区的最强力量之一。
图片
旧日本海军“理想型航母”——翔鹤级
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,1941年占领法属殖民地,引起英美强烈反弹。美国宣布石油禁运,直接将日本陷于困境中。
再多的飞机、坦克、军舰,没有燃油也是废物。为了获得东南亚地区丰富的石油和橡胶资源,日本只能铤而走险。1941年12月7日日本又偷袭珍珠港,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,也为自我灭亡埋下伏笔。
图片
日军偷袭珍珠港
日本联合舰队仅仅嚣张了半年,就在太平洋上节节败退。中途岛、马里亚纳、莱特湾大海战中损兵折将,将几十年攒下的家底败个精光。
图片
中途到海战中被美军俯冲轰炸机攻击的日军航母
1945年5月1日万通资本,联合舰队被迫解散,旧日本海军也结束了74年的野蛮历史……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天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